水力旋流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一、工作前的准备: 1、开车前应检查入料管、底料管、溢流管、锥形筒体磨损是否严重,管道是否有漏水漏煤现象,溢流箱、底流箱是否有杂物。控制阀门是否灵活严密。 2、阀门可以完全开启(如运行旋流器)或完全关闭(如备用旋流器),但决不允许处于半开启状态(即决不允许用阀门控制流量)。 二、正常操作: 1、设备正常运行时,应时常检查压力表的稳定性、溢流及底流流量大小、 排料状态,并定时检测溢流、底流浓度、细度。 2、给料压力应稳定在生产要求压力上,不得产生较大波动。 3、经常查看所有运行中的旋流器溢流和底流排料是否畅通。 4、经常观察旋流器底流排料状态,并定期检测底流浓度和细度。 5、定时检测溢流浓度及细度。 6、设备在常压力下平稳运行时,要检查连接点漏损量,必要时采取补救措施。 三、停车操作: 1、停车时应及时将进料池排空,以免再次开车时由于沉淀、浓度过高而引 起堵塞事故。 2、按规定详细记录设备运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。 水力旋流器处理量、分离粒度和沉砂口直径计算 (1)处理量。按给矿体积计算水力旋流器处理量的经验公式为:公式式中,V——按给矿体积计的水力旋流器处理量(m3/h);Kα——水力旋流器圆锥角修正系数,按下式计算公式 α——水力旋流器的圆锥角,当a=100时,Kα=1.15;当α=20度时,Kα=1.0 KD——水力旋流器的直径修正系数,查下表,或按下式计算公式 表D——水力旋流器直径(cm);dn——给矿管当量直径(cm),按下式计算:公式b——给矿口宽度(cm);h——给矿口(cm)dc——溢流管直径(cm);P0——水力旋流器入口处矿浆的工作计示压力(MPa)。对于直径大于50cm的水力旋流器,入口处的计示压力应考虑水力旋流器的高度,即: P0=P+0.0IHrρnP——水力旋流器入口处矿浆计示压力(MPa);Hr——水力旋流器的高度(m);ρn——给矿矿浆密度(t/m3)。 (2)分离粒度。水力旋流器的分离粒度有着不同的定义,因此就有各种不同的分离粒度计算方法。这里仅列举一种使用较多的按溢流中较大粒度(即d95粒度)计算分离粒度的方法,即:公式式中,dH——溢流中较大粒度(d95)(μm);βu——给矿中固体含量(%);△——沉砂口直径(cm);ρ、ρ0——分别为矿浆中固体物料和水的密度(t/m3);dc,P0,KD——同前式。 (3)沉砂口直径△。水力旋流器沉砂口直径△的计算式如下:公式式中,△——旋流器沉口直径(cm);ρ——物料密度(t/m3);Cw——沉砂质量浓度(%);u——沉砂量(t/h)。 水力旋流器参数选择 与水力旋流器有关的参数很多,有结构方面的、工艺操作方面的和给料性质方面的,而 且往往相互关联,相互制约,不易调整和控制,这也是它在我国难以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。 现将其有关的主要参数简述如下。 (1)圆柱形筒体直径和高度。该直径是旋流器的主要规格尺寸,它与其他各部件尺寸都 有一定关系。此直径增大,可提高处理能力,但溢流粒度变粗,反之亦然。为了进行微细粒 物料分级并增大处理量,通常采用由许多小型旋流器并联成组的办法。